深圳南山高端医疗器械“千里江山图”渐展
编者按:5月22日西门子医疗(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与南山区政府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将追加投资总计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南山区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西门子医疗2002年落户深圳南山科技园,如今其深圳基地已是该公司在德国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深圳南山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已渐渐辐射全球。
2021年,疫情中的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皇家医院用上一套新的智能监护仪。
(资料图)
借助这个智能设备,医院可以在暴增的患者中,实现重症和危急患者信息在急诊室门口、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病房的贯穿信息记录。
这款智能监护仪来自深圳南山,由迈瑞制造。
从来料加工,到自主研发,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实现快速迭代,迈瑞只是其中之一。
目前深圳已有一批自主品牌的医疗器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迈瑞、开立的高端彩超产品系列和AED产品打破进口垄断;新产业超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单机测速全球领跑;核心医疗已研发出新一代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元化智能宣布成功研制首个国产髋膝一体机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多数来自深圳南山。
此外,南山集聚了先健科技、度影医疗、麦科田,安健,圣诺等高成长企业。有业内人士表示,“全国医疗器械看深圳,深圳医疗器械看南山”。
靠着龙头企业带动、深厚的电子产业积淀和发达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基础,南山区的医疗器械产业近年来突飞猛进,占到深圳整体的“半壁江山”。
2021年,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在深圳全市占比达28.9%,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达49.8%。
虽然依旧面临着人才紧缺、竞争激烈、研发周期漫长等发展“痛点”,但南山医疗器械产业的“千里江山图”已开始渐渐绽放自己的绚丽色彩。
两届“盟主”接力带队闯荡医疗器械江湖
从0到1,是一家企业、一个产业最困难的阶段,南山医疗器械的“起家”则更为传奇。
1986年,时任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的陶笃纯“临危受命”,远赴美国原厂家学习如何操作机器,归国后,中科院成立科健公司。
1986年末,科健联合美国医械公司Analogic,在深圳合资创办了子公司安科,成为南山医疗器械市场的拓荒者和第一位“盟主”。
彼时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尚属早期,无论技术、配件还是材料等都需要海外市场供给。而深圳紧邻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
安科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磁共振设备、第一台彩超、第一台超导MRI、第一台螺旋CT、第一台移动CT等,在我国大型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中,安科创造了数十项中国第一。
同一时期,华为、中兴等大型电子企业于深圳快速发展。
“医疗圈和电子圈联系很紧密,很多人从电子圈跨到医疗圈。深圳医疗圈之所以成长得这么好,与深圳电子业有很大关系。”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蔡翘梧曾表示。
受安科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圳医疗器械企业迅速起飞。据统计,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都与安科有各种渊源,其被业内称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黄埔军校”。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出走安科的徐航与李西廷共同创办的迈瑞医疗。
1991年,李西廷从安科辞职,下海创立迈瑞医疗。迈瑞从深圳蛇口金融大厦一间小办公室起步,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等领域。
成立以来,迈瑞医疗先后推出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黑白超、第一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全数字彩超、第一台高端笔记本彩超、第一台高端台式彩超,亚洲第一台全电子流量计高端麻醉机,填补了民族医疗器械产品的多项空白。
2020年受疫情刺激,迈瑞市值飙升,一度逼近6000亿元。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迈瑞的机构接待总量由2019年的856家次激增到3802家次,超越此前连续四年位居榜首的海康威视,成为最受机构青睐的公司。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安科是深圳医疗器械领域的“黄埔一期”,那么迈瑞就是深圳医疗器械领域的“黄埔二期”。麦科田、帝迈生物、硅基仿生等中国企业都与迈瑞相关。
以硅基仿生为例,其CEO胡志钢便来自迈瑞。胡志钢介绍,成立于2015年的硅基仿生主要聚焦医用有源植入、医疗人工智能等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已有3款创新产品。
2006年9月26日,迈瑞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登陆美国证券市场的中国医疗器械公司。
在两届“盟主”的带动下,南山渐渐形成了医疗器械的产业聚集,先健科技、元化智能、度影医疗、核心医疗等一大批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汇聚而来。
“江湖”上不断有新秀涌现,产业发展的蛋糕也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南山区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在深圳全市占比28.9%,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达49.8%。
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南山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并非没有挑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集中度不足”。
“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偏多,行业分散,集中度低。”康膝生物创始人李鉴墨介绍,虽然深圳医疗器械行业有龙头企业,也有不少中腰部企业,但更多的还是中小企业,他们更需要好的规划和精准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深圳市相继印发《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此前深圳各区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但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包含有源、无源、植入和介入等类别。
在这种情况下,“大而全”看着不错,但竞争力却有不足,不如根据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几种细分类别,着力推动。
眼下,江浙地区就基本形成了“一个镇子就做一两种设备耗材”的专业分工模式,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比如浙江桐庐的内窥镜、苏州的眼科设备、无锡的医用超声等,一个地区只生产一种设备或耗材,但基本涵盖了我国大部分市场需求。
“这个经验就很值得深圳和南山学习。”李鉴墨说道。深圳应加大本土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集群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技术并购,做强做大自己的产业链。
此外,规划也很重要。
疫情三年中,监护仪、呼吸机、红外热像仪、防护用品等产品需求猛涨,一度供不应求,导致大批企业开始转产相关产品。
作为行业龙头,深圳的呼吸机等产业更是急速发展。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上述产品疫后将进入市场饱和,企业需及时规划调整战略,强化疫后复苏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疫后复苏领域分为两类,一是在疫情期间显现潜能的领域,如智慧医疗;二是疫情期间由于医疗资源紧缺而被滞后的非急性医疗需求,包括慢病管理需求、高端植介入产品需求、康复理疗及可穿戴设备需求等。
“目前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人才决定了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蔡翘梧表示,人才是医疗器械产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中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准入门槛高,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随着市场不断壮大,行业对于高技术含量和高成长性的人才需求逐年攀升。
尽管深圳行业从业人员有近10万,但主要集中于销售、售后、注册等领域,研发和精密仪器制造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超半数集中在南山。即使如此,南山的医疗器械人才也还是捉襟见肘。
“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只来自国内的京津冀和沪宁杭,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所以不但要吸引国内的相关人才,也要走出国门去抢人。”蔡翘梧说道。
瞄准“高净值”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
高手云集之下,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如何才能保持领先,始终占得一席之地?南山给出的答案是走向中高端。
“深圳和南山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深厚的电子产业积淀和发达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基础。”蔡翘梧介绍,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虽然发展快,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而高端医疗器械因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竞争壁垒等优势,市场空间超千亿,成为热门领域。
纵观全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美欧处于主导地位。2018年各国家地区医疗器械销售额统计,美国占比38.8%,西欧占比30.8%,而中国仅占比3.8%。
这意味着,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80%仍靠进口,进口CT设备、磁共振诊断仪、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占据了我国三级医院的主要市场。
因此,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已成为产学研各界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而南山在发展中高端医疗器械上有优势,制造业有基础,产业有龙头,人才相对富集,背靠湾区,又抵近香港、新加披。
事实上,自2020年,深圳就开始着力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向中高端方向演进。
2020年4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工信部批复组建落子深圳,承担实现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可控的战略任务。
国创中心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迈瑞医疗、先健科技和哈工大等单位发起设立,采用“公司+联盟”的方式,吸纳聚集行业100家成员单位,以市场化模式运行,整合行业上下游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南山企业和研究机构是其中的顶梁柱。
2021年,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275.36亿元,增长率7%;营业收入805.50亿元,增长率1.5%,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2022年6月,深圳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点布局了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细分分类,高端医疗器械便是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南山、坪山、龙华、光明、盐田五区成为布局重点,其中南山定位为总部引领区,主要负责人才汇集和创新研发。
《深圳市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建成若干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聚集区,新增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以上,吸引世界知名医疗器械企业来深设立生产基地、区域总部或研发总部5个以上,形成1个千亿级专业制造园区。
“深圳医疗器械行业生产的不会是大、重的东西,只有价值更高、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高端制造业才能最终留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曾表示,随着深圳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作为创新核心区域,南山的高端医疗企业也将“乘风而起”。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